牙龈溃疡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i甲小百科上火到底是什么 [复制链接]

1#

“上火”,一个微妙的词汇。

和大多数民间自发形成的对疾病的描述一样,它模糊地指代着一系列的症状:“面红目赤、口苦咽干、口糜口臭、咽喉肿痛、牙龈出血、鼻衄出血、口角糜烂、尿赤便秘……”

其症状表现横跨口腔、内分泌、消化、耳鼻喉、血液、泌尿……原因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也是五花八门,想要解释清楚确实是需要一番功夫的。

我们不妨先“倒过来”,看看我们平时用来治疗“上火”的药里都含有什么成分,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?

以“身边统计学”里“下火”效果极好的三黄片为例,大黄、黄芪、黄连。其中大黄有泻下作用,黄芪在临床实验中被证明有抗炎、抗菌、降血压的作用,黄连相关的盐酸黄连素(盐酸小蘖碱)更是被广泛运用的抗菌药。

可以发现,其实三黄片主要的作用基本集中在消炎、杀菌和(一定程度上的)通便上(小蘖碱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,也会引起腹泻),这也能解释过量服用三黄片导致的“太寒了”的腹泻症状。

所以如果我们以现代医学的角度重新审视“上火”这件事,可以发现它主要是由以下两种类型组成:

1.炎症反应

有趣的是,英语里“炎症”这个单词:inflammation的词根inflame(红肿、发炎)也可以拆解为inflame(火焰),翻译为上火好像也没什么问题。

不同于我们一般认知里的只有感染才会发炎,实际上炎症反应大体上可以分为有菌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种,有菌的当然是因为细菌和病毒引起的,无菌的原因就很多了,包括过敏、光照、理化损伤等等……

细数我们民间觉得容易“上火”的“发物”:羊肉、海鲜等,以及容易“上火”的水果:芒果、菠萝等,大多其实都是过敏的重灾区。在吃完菠萝和芒果后嘴角发红溃烂其实并非体内“火重”,而是发生在皮肤表面的过敏导致的炎症反应而已。

2.饮食习惯引起的一系列问题

荔枝、龙眼、瓜子、炸鸡等“垃圾食品”、大鱼大肉……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上火食品往往会导致这几个结果:牙龈炎、口腔溃疡(破损、长大泡)、痤疮(痘痘)以及便秘。

但是我们仔细想想,这些真的是因为有“火”吗?

龙眼、荔枝等高糖食物加上不注意口腔卫生,等于给了口腔里的细菌一个培养皿,造成牙龈炎和溃疡是非常正常的结果。代谢高糖饮食需要消耗的大量水分也会让你的身体变得干燥,容易流鼻血。

而粗糙的高盐食物容易划伤黏膜,引起局部渗透压的增高,表现出来的症状依旧是黏膜破损和口腔溃疡。

长期高油高糖加精碳水的饮食结构会导致你缺乏维生素B、C、膳食纤维,引起便秘更是非常正常。加上皮脂腺本来就会排出多余的油脂,不需要“火”也能直接导致痤疮出现。

当然,大部分这些症状都是自限性或者一过性的,哪怕不做任何处理,一两周内也能自己改善,用“上火”来解释其实也没什么大碍,对高油高糖造成的问题来说,“降火”的清淡饮食甚至也算得上对症。

但是诸如牙龈出血(可能是营养不良、可能是牙周病、甚至是白血病)、饮水后也不能改善的不明原因的尿黄(可能是吃多了B2、也有可能提示肝损或肾脏问题)、痤疮(可能是短期的代谢紊乱、也可能是长期的螨虫或脂溢性皮炎)等原因复杂的症状,简单地用“上火”来解释未免就有延误病情之虞了。

无论如何,更精细、更微观对症的解释总是好过一个大而化之想当然的概括。在症状较轻、持续时间较短时,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自我观察、调整的方式来看看有没有改善,但是如果它长期持续、甚至有所加重的话,还是去看看医生为好。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。

互动留言话题

关于“上火”,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?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哦~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